2.修剪
(1)修剪方法
分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。生长期修剪在4-9 月,除挂果期外都可进行,修剪方法有环割、拉枝与撑枝、摘梢、短截和疏删等。休眠期修剪在11 月至翌年3 月中旬。
环割:适于强壮的树,采取环绕树枝转的螺纹状环割,深达木质部,不取下皮层。环割的宽度约是干直径的1/8。
拉枝和撑枝:一般应用于10年生以下的树体,这些树枝条较小、柔软,能拉得开,拉开后效果较好,树体过大后拉枝及撑枝难度较大,不容易拉开,枝条容易断裂。一般用绳或铅丝在骨干枝的中部,把枝条向水平方面拉开,而绳或铅丝的另一端系在地面的木桩上,在系着枝条的部位要预先包以橡皮或其他软韧的材料,以免树皮擦破而感染病害。拉枝后要保持主枝的长势,以免最后成为基角大、梢角小的枝条,从而削弱拉枝的效果。撑枝是用坚固的短木条撑开基部和主干所成的角度。在拉枝能力不及的情况下,采取撑枝来拉开基枝的角度。
拉枝和撑枝一年内要进行数次才能收到效果,并且要连续进行,否则枝条容易恢复到原来角度,效果受到影响。其目的均是使杨梅树体开张,通风透光,使树冠内外枝条都能结果。
摘梢:减少杨梅落果,提高座果率为目的。杨梅幼树或初果树开花数量较多,但往往座果率很低,产量少,重要的原因是杨梅长势旺,在开花的同时抽发大量新梢,消耗大量养分,使花营养不良而落花落果,此时如能去除部分新梢并进行摘梢,可以减少落果,提高座果率。幼树生长期,对过长的枝梢进行摘梢,代替短截修剪,有利于树形快速成形;树冠内部较空的树体,对抽发的部分徒长枝进行摘梢,使之抽发二次梢,以培养结果枝组。
短截:从枝梢、小枝、枝组或侧枝的中轴部剪除,希望剪口下方抽发新的枝梢。由于短截时减少了剪口上方的芽或枝梢,树体养分相对集中于剪口下方的芽,通常这些芽是营养芽,因而短截加强了枝梢的生长。
疏删:从枝梢、小枝、枝组或侧枝的基部剪除,控制剪口附近再抽发枝梢。疏删后保证了剩留枝梢的养分供应和光照条件,有利于杨梅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