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资源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数字资源 > 特色数据库 > 上虞名人 > 马一浮 > 报道传记
国学大师马一浮

    马一浮(1883——1967),浙江绍兴人,少年中秀才,思路敏捷,酷爱读书,曾将3.6万余卷《四库全书》通读一遍,他善书法,通英、日、德、法等七国文字,是当代理学大师,解放后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。


引进《资本论》的第一人


    马一浮于1903年6月横渡太平洋,前往美国,他以图书馆、书店为学校,读罢亚里士多德、但丁、拜伦、莎土比亚等著作,真是 “韦编三绝”而不怠。1904年又渡过大西洋,到达欧洲,在柏林学习德意志文集,当读到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,爱不释手,惊为奇书,叹为观止,遂买了一部德文版《资本论》。于1905年经过日本回国,在日本小憩,其时日本人尚不知世界上有《资本论》,争相传阅,求之于马一浮,延至年底才携《资本论》回国。
    马一浮对《资本论》虽赞叹不已,但只停留在阅读和欣赏而已,对如何联系实际运用却不去考虑,然而日本人即后来居上,将《资本论》翻译出版,中国许多学者,陈独秀、李大钊、邵飘萍等都从日本读到《资本论》,真是移樽就教,这时马先生深感未着先鞭,引为遗憾。
马一浮曾将德文原版的《资本论》送给上海“国家扶轮社”,让其分享阅读,并建议翻译成中文,无奈扶轮社负责人是位政客,追随袁世凯,将书稿也卖掉了。事有凑巧,马一浮的好友马君武在书摊上发现这本书,翻开一看,书里还写着一篇马一浮阅后的短跋。于是又买回来送给马一浮珍藏。后来马先生应竺可桢校长之聘来浙江大学,又将此书赠送给浙大图书馆。


为浙大谱写校歌


    鉴于马一浮的思想观点,竺可桢到浙大当校长,即亲去杭州马所巷马一浮住处,劝其出来执教,他诚恐杆隔不入,时时不肯答应。直至日本人临近杭州,才跟浙大一块西迁,这一时期,对浙大渐有所悟,才愿为浙大师生授课。竺可桢以“求是”为校训,特请马先生作校歌,马一浮欣然从命,他根据大学的使命特点和校训创作了“大不自多”校歌。歌词是文言文,歌的核心乃“昔言求是,实启尔求真”。这与竺校长倡导的“求是”校训是一致的。

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绍兴市上虞区市民中心一路2号
  • 电话:0575-82213864
  • 邮箱:shangyutsg@126.com
  • 公交:223路、229路、227路、226路、222路、228路、230路
相关网站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