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治五年(1648)春三月,结寨四明山的余姚人王翊率义兵攻破上虞县城(今丰惠镇),杀死知县刘方至。
康熙十八年(1679),长塘乡篁村人罗淇考中武状元。
康熙二十五年,东关镇新建庄大恶霸章如安,盘剥百姓,强抢民女,逼死人命。绍兴知府余子青微服察访,为民除害。
康熙五十年,沿海堤岸尽崩,荷花池复成海口,与夏盖湖潮汐相往来。湖水受潮成咸卤,环湖七乡田10余万亩,虽大旱不敢以一勺灌田,立视禾苗枯死,居民大饥。
康熙五十九年二月,郡守俞卿主持筑塘,六十年五月竣工。自曹娥百官团北至沥海所,东至余姚县界,共11000余丈。筑石塘2300余丈,石塘高二、三丈,宽八、九尺,内贴以土,宽4丈。
康熙六十一年,郡守俞卿用筑海塘余资于崧厦镇建崧陵书院,学舍24间。
雍正五年(1727),署令许荩臣呈请自木桥头柏树坟起至前江村止,计塘210丈;圣恩寺前河口起至叶家埭止,计塘250丈,改建石塘,动帑银14000两。
乾隆四年(1739),知县邱兆熊于县城(今丰惠镇)创建承泽书院。
乾隆十三年。东关镇梁巷村梁国治中状元。
乾隆三十六年,丰惠范衷中探花。
嘉庆六年(1801),在县城(今丰惠镇)建四谏祠,纪念明代冒死弹劾奸相严嵩的御史谢瑜、叶经、陈绍及郎中徐学诗。
嘉庆七年七月,巨鱼由曹娥江口乘潮而上,退潮时陷于沙中,身长不知其几,而脊高于屋。
道光十年(1830),崧厦人连仲愚辞上海县训导之职,回崧厦镇创办"协和酱园"(今崧厦酿造厂的前身)。
道光十二年,署知县杨溯、署教谕徐廷銮首倡捐廉暨阖邑绅民捐资,于县城(今丰惠镇)东隅创建经正书院。
道光二十一年八月,英军再犯定海,提督余步云守招宝山,上虞东北一带俱筑土城,官兵连营结寨与宁波为声援,并于夏盖山筑炮台防堵海口。
道光二十六年八月,英侵略军舰船绕后海侵上虞,团董杨光普、沥海汛把总倪永率众俘虏男、女白人各1名,黑人3名,白人妇女称英国三公主。知县龙泽浩将俘虏押送宁波。
道光三十年八月,遇风潮大水,沙湖塘决,无量闸圯,城中(今丰惠镇)水高六、七尺。前江塘决口十七处,岁饥,斗米五百钱。布政使汪本铨至县视察,借库银3000两,饬知县张致高转交崧厦上湖头村人连仲愚经营修筑堤塘,经一年告成。
咸丰三年(1853)年,法国天主教会在城内(今丰惠镇)县前站弄设天主教堂。
咸丰十一年十一月,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将戴王黄呈忠攻克上虞,乘胜进袭下管、岭南、大岚等地。
同治元年(1862)十月,驻上虞太平军遭清军。民团及法国洋枪队联合进攻,被迫渡过曹娥江退至绍兴县境内。至此,太平军在上虞县活动结束。
光绪三年(1877),崧厦联丰乡上湖头村连氏建成藏书楼--枕湖楼,藏书6万余卷。
光绪九年七月二十二日,狂风扫地,屋瓦群飞,合抱之木皆拔,潮水溢塘,滨海居民饥。知县唐煦春特请驿亭人经元善(时任上海电报局总办)筹办赈公所,募捐一万八百七十千有奇救灾。
光绪十二年,邑绅经绅文创办牛痘局。
光绪十七年,知县唐煦春与经元善等公议建立积善堂,共捐洋15800元(其中经元善在沪募捐6000元)存典生息,田53亩5分,备作育婴及一切善举之需。
光绪二十一年,"开源永"丝厂在中塘乡白米堰创办,不久,以"开支浩繁"无法维持而倒闭。
光绪二十四年秋。在丰惠经正书院内创办上虞算学堂。
光绪二十七年,百官镇邮局开业。
光绪三十年,改丰惠经正书院为上虞高等小学堂,是县内第一所小学。
光绪三十一年,上虞县商会成立。
宣统二年(1910)三月十六日,十九都群众为抗议该乡绅士以办学名义滥派捐款,聚众入城捣毁县学堂、教育会劝学所、统计处研究所;次日又聚众2000余人入城拆毁校统计处。
宣统三年,萧甬铁路(时称沪杭甬铁路)百官至宁波段动工,至民国3年(1941)1月建成通车,县境内设百官、驿亭、五夫三站。民国26年11月,萧山至曹娥段通车,县内设曹娥、东关2站。 是年11月5日,上虞县光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