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资源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数字资源 > 特色数据库 > 上虞名人 > 杜亚泉 > 报道传记
杜亚泉与他主编的科学杂志

谢振声


   杜亚泉(1873-1933),浙江绍兴人。原名炜孙,号秋帆,是20世纪初我国介绍西方科学成绩卓著的人物之一。他少年时读书十分用功,16岁中秀才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,受中国知识界变法图强思潮的影响,毅然弃科举,转而学习自然科学和日文。杜亚泉治学甚勤,思想敏锐,曾创办并主编过《亚泉杂志》、《普通学报》和《中外算报》,自1911年起主持《东方杂志》笔政历时九年。
   1900年11月29日,杜亚泉在上海创办的《亚泉杂志》,这是国人最早使用“杂志”这一名称的刊物,也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科学期刊。该刊共出10期,1901年6月9日停刊。该刊创办目的在于传播科学,内容为“揭载格致算化农商工艺诸科学”。特别是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。该刊曾首次在我国介绍化学元素周期律,及时报道镭、氩、氦等新元素的发现。《亚泉杂志》第三期刊发了王琴希先生的译文“昨年化学界”,是我国关于钋、镭两种放射性元素发现的最早报导,时间上早于鲁迅先生介绍镭元素的文章“说”(《浙江潮》1903年10月)。并且还首创了氩、铍、镨、钆、铥、镱六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,《亚泉杂志》介绍数学、物理、生物、地理方面的知识。并分三期刊载《日本理学、数学书目》,分门别类地开列了理科书目377种、数学书目531种,大大开阔了国人眼界。发表在该刊上的文章大多由杜亚泉本人译撰。自此,杜亚泉就不再用原名而以“亚泉”
   为名。“亚泉”是从氩和線二字省去偏旁而来。用此为名,一具自谦之意,二也体现了杜亚泉的为人,他有感于氩气无形、无味无臭、完全不表现自己的特点,决心做一个不为名利的普通人。
   《亚泉杂志》停办后,杜亚泉开办普通学书室,并于1901年11月编辑发行《普通学报》,共出5期。这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内容并重的综合性杂志,设有经学科、史学科、文学科、算学科、格致学科、博物科、外语学科、学务杂志共8个栏目。简明通俗地介绍了数理化、地质、动植物等学科知识和当时西方各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。《普通学报》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虽不多,但颇能触及时势,宣传立宪制、兴教育、反迷信等改良社会的进步思想。
   1902年2月,由杜亚泉主编的《中外算报》在上海创刊。分文编、演说、译编、来稿、课艺、问答等栏。译编部分载有微分学、解析几何学、平面与立体几何学、三角、大代数等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。该刊还发表过化学计算法、物理计算法等内容。《中外算报》是20世纪我国第一份数学期刊,出版后对数学研究和教育有过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   旧中国历史最久的大型综合性杂志———《东方杂志》
   是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的。起初只是选报性质的刊物,发行量较小,影响也不大。1911年至1919年底杜亚泉任《东方杂志》主编时,对杂志进行了重大革新。介绍新知识、新学说,开风气之先,还扩充篇幅,增加插图,刊载了自撰或征集的论文和东西报刊书籍的译文。出版家章锡琛曾写道:“及君(杜亚泉)主编,始广大篇幅,多载政治、经济、哲学、科学论著,一新面目,销行激增。《东方杂志》之有今日,君之力也。先后主编凡九年,所撰文字,自国际时事、经济政治以至哲学、教育、科学、语言、考古,靡不具备。”曾任《申报·自由谈》主编的张梓生先生也谈及:“《东方杂志》是在先生(杜亚泉)的怀抱中抚育长大的。”“该刊能对国际问题的介绍分析有相当的贡献,大半出自杜氏创建之功。”杜亚泉主编的该刊与陈独秀主编的《新青年》曾就东西文化问题展开过一场论战。这一时期的《东方杂志》几乎每期都有杜亚泉以“伧父”笔名撰写和译述的文章,共有几百篇。这一份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宝贵遗产,正逐渐受到学术界的注意并展开研究。《东方杂志》能成为旧中国最负盛名的杂志之一,杜亚泉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。

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绍兴市上虞区市民中心一路2号
  • 电话:0575-82213864
  • 邮箱:shangyutsg@126.com
  • 公交:223路、229路、227路、226路、222路、228路、230路
相关网站
友情链接